多元通報管道

多元通報管道> [1、學務處:2363-0450#116,statpsuch@hmps.tp.edu.tw][2、臺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,聯絡電話:(02)2361-5295。][3、臺北市性騷擾防治諮詢專線,聯絡電話:(02)2391-1067(由現代婦女基金會承辦)。][4、衛生福利部113保護專線。]

2014年6月4日 星期三

性別教育宣導

性別教育宣導
    孩童自出生起,就自然地進入了社會。父母長輩按性別概念選擇不同顏色、剪裁的衣物歡迎他們,送他們遊戲性質、功能各異的玩具,以相對應的性別期待伴隨著孩子成長,幫助他們探索屬於自我的健康人生。
    在一系列的認知過程中,同稚的心漸能知道哪一類型的飾物用品適合自己,哪些行為舉止更像女孩子,哪些是屬於男孩子們的活動。
    經過性別恒定的階段後,孩子們理解到男孩女孩是不一樣的,這個外顯表徵的區別意識內化後,孩童們會向性別角色認同,也開始具有性別差異的信念。然而,性別的差異不意味著兩性間存在著不平等,差異不必然要帶來行為表現、能力、智慧上的限制。性別差異對每一個獨立個體都是再自然不過的現象,換言之,嬌柔的女孩未必不能超越卓倫,氣宇軒昂的男孩也不一定得包裝他的軟弱。因為,強大處下,而柔弱也可以處上斯矣!
    基於這個理解,性別教育的議題廣義的包含了:性別概念、自我統整的發展、自我信任、自我肯定,進而以諄求和諧,彼此尊重的人際關係為鵠的。就以人際中的兩性關係來說,如果觀念偏差,處理不好,因應失當,而至分不清焦點所在,不必等到學校畢業,不必等到走入工作世界,恐怕就會有立即而長久的困擾或傷害。環顧生活周遭,不乏相關案例,君不見,受困於情,為情愛走天涯,甚至於為情自殘自盡者,所在皆有,而對兩性平權的分寸掌握失掉準頭者,可能不受同儕歡迎,家庭可能失去和諧,工作上無法建構良好的夥伴關係,整個生活秩序就會失之凌亂,如果心情失去平靜,對學習、工作難免有影響。

    二十ㄧ世紀的孩童,在我們學校教師們秉持性別平等教育理念,知性、感性的引導之下,將可ㄧ掃往昔父系社會中偏差的傳統文化消極成長的疑慮,他們將懂得欣賞男女有別的社會環境,因為,性別認同全緣此,ㄧ個男女有差異-沒有歧異,彼此關懷對方的社會是多麼和諧,令人孺之慕之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我的身體我做主-求助專線